易讀小說網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 第12章 新軍近代化
  對于教導師這支直屬于朱由榔的預備軍官團,他有著更多期望。

  在李來亨履職之后,他面臨的第一個任務既不是什么大演兵,也不是什么整頓軍紀,而是——識字。

  是的,教導師將士的第一個任務是識字,為此朱由榔專門拿出一筆軍費,雇傭一百多名童生、秀才專職擔任教員,進行授課。

  明朝中后期的識字率并沒有后世人想象中的那么低,由于印刷術的發展,再加上科舉之風盛行,許多一般自耕農或者小地主家庭也會讓自家孩子在族學或者私塾里讀一兩年,雖然沒有具體數據可以參考,但從明清時期通俗小說和話本的大流行,就可以管中窺豹了。

  各個府縣都有很多讀了許多年卻沒有考上秀才舉人的童生,這些人若是按照一般結果,大抵是與官府公職無緣,能夠找到謀生行業就不錯了。

  朱由榔能給他們提供一個發展的機會,雖說心里可能還是對教這些“丘八”們有所抵觸,但依然會趨之若鶩。

  有些年輕的童生、秀才,朱由榔干脆動員他們加入教導師,比在地方給哪家哪戶當個賬房學徒強多了。

  教導師作為“天子親軍”,待遇比一般光復軍要強些,月銀達一兩之多,這可不是個小數字,當年戚家軍的軍餉為全大明募軍最高,也就一年十八兩而已。

  兩個旅進度不同,對于以十三四歲少年為主的羽林旅,考慮到他們可塑性和接受能力更強,更偏重于文化教育,每月至少要識一百個字,平均每天三個字以上,第一年需要掌握一千個以上的常用字以及簡單的加減乘除數學運算。

  朱由榔不擔心他們跟不上,如果年終考核識字量低于一千,就會被淘汰掉,面對優厚待遇和光明未來,打仗都不怕,還怕學習?

  到了第二年,朱由榔就會開始將他們分為步、騎、炮、輜四個學兵營,派遣專業軍官教授他們,并且深入學習一些諸如簡單的三角函數、方程,和軍事、工程一類知識。

  至于年齡較大的虎賁旅,學制則更短,只有一年,要求也更低,只需要掌握六百個常用字和簡單算術,通曉基本的軍事知識和技能,接受紀律訓練即可。

  關于數學知識都不需要朱由榔親自去搞什么“啟蒙運動”,這么大一個宋應星在眼前,還用得著他?

  他讓宋應星編著兩本簡單的數學教科書,語言盡量通俗簡練,而且都是涉及戰爭中的具體問題,比如兵力計算、輜重統計、行軍路程、炮兵射程等等。一本入門,只是些簡單計算問題,作為第一年教材,第二本則是加深,涉及到一些幾何和方程計算,作為第二年教材。

  與此同時,又讓呂大器領頭,組織咨詢軍中一批優秀將領的意見與經驗,結合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編纂一本全新的《陸軍操典》。

  相較于戚繼光的兩本兵書,這本陸軍操典一方面盡量要言語通俗,讓剛識字的將士也能聽懂,另一方面盡量細化,什么制度、條例、規范都要講得一清二楚。雖然指揮官以靈活為嘉,但那是對中高層指揮員而言,對于基層指揮員,最重要的還是照章辦事。

  最后,朱由榔還親自撰寫了一個小冊子,喚作《光復綱領》。

  如果說前面的數學、軍事教育都屬于專業范疇,那么這本光復綱領便屬于“思想教育”范疇了。

  由于是寫給普通將士看的,朱由榔那在這年頭看來慘不忍睹的文筆都不用中書舍人謝潁來潤色了,直接就用白話講述。

  內容很簡單,就是五個問題和五個答案。

  為什么我們要從軍?為什么我們要打仗?為什么我們要抗擊清軍?為什么我們要愛護百姓?我們最終要奮戰出一個怎樣的國家?

  朱由榔沒有一味地講大道理,而是從士卒身邊事講起,肇慶朝廷建立以前,各地老百姓過的是什么日子?天災連連之下,賦稅沉重,還要受到府縣衙門官老爺的盤剝,更兼土地兼并嚴重,兵亂匪禍四起,民不聊生。而如今肇慶朝廷治下呢?民生問題得到大大緩解,賦稅減輕了一半以上,嚴禁地方攤派,限制土地兼并,推廣高產作物,朝廷還組織興修水利,老百姓不說安居樂業吧,起碼沒有餓死人。

  所以朱由榔有底氣向士卒們說,為什么從軍?從軍就是為了保護這樣的日子,從軍就是為了讓所有人家鄉都過上這樣的日子。

  至于為什么打仗,為什么抗清,朱由榔又從清軍入關,犯下多少惡行,尤其是將清軍屠過得城池一列,密密麻麻,如果不打仗、不抗清,湖廣、兩廣和所有人的家鄉都會遭此劫難。

  而為什么愛護百姓,朱由榔則給所有士卒算了筆賬,衣物、甲胄、刀矛、火器、糧食、銀餉,養一個兵一年要花多少錢,而這些錢、這些糧又是從何而來呢?若是不愛護百姓,豈非忘恩負義?

  大多數士卒也不過是窮苦出身,這些道理十分簡單,再配合識字教育穿插進去,將心比心,大家的眼睛都沒瞎,崇禎年間以來,清軍南下以來,和現在的日子,哪個好?哪個壞?一目了然。

  朱由榔還在文中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口號,我們北伐清虜,光復河山是為的什么呢?因為我們是華夏后裔,我們要保全自己的文化和尊嚴。不僅僅只是將之前萬歷、天啟、崇禎時的大明朝又請回來,還應該在這片戰亂之后的大地上,建立一個全新的“新大明”,一個“幼有所教、老有所依、男有分、女有歸。”的理想國。

  朱由榔沒有干巴巴的吹牛,他將朝廷現在實行的政策和這些政策的意義也向士卒們闡述,告訴他們,雖然萬分艱難,可天子和朝廷一直在為這一方向努力著。還指示教導師的教員和將佐們,在軍中廣泛開展“訴苦運動”,這十幾年來,無論大江南北,普通老百姓總是有千般萬般痛楚的,讓他們傾訴出來,哪怕其中相當一分痛苦其實就來源于明末朝廷,但朱由榔依然愿意直視它。

  甚至在書中,他都毫不諱言的表示,過去十幾年的局勢敗壞、民生困苦,朝廷要擔負大部分責任。因為他并不擔心這會動搖自己的地位,仔細分析一下就知道,他朱由榔的地位和權威是從哪里來的?兩個方面,一是軍隊,二是新政。

  現在明軍三分之二都來源于原農民軍,這些曾經造過反的將士在乎什么合法性嗎?他們愿意跟著朱由榔,從來就不是因為朱由榔是什么大明天子,而是因為他朱由榔抗清!能給他們提供抗清所需的一切資源!能夠利用頭上那桿龍纛統合抗清力量!能帶著他們打敗清軍!

  而打敗清軍的背后,又有著農業、行政、海貿各方面的新政支持,這些新政惠及的農民、商人、工人和底層士人們也不在乎什么狗屁合法性,他們只知道朱由榔能讓他過上好日子,能帶他們賺大錢,其他都是虛的。

  有這兩大統治根基,他根本不慫什么“廢祖宗之法、誹謗先皇、不孝”之類的倫理指責,因為他明白自己的根基壓根就不是那些明末文官士人集團,而是軍隊和新政受益的農民、工人、商賈與底層士人。

  所以他明白,像常凱申那種“軍人就不該過問政治”的論調是錯誤的。

  任何一支強大、堅韌的軍隊,都必然有著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訴求,只有如此,他們才會堅不可摧!

  后世某位詩人兼軍事家說過“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

  拿破侖的軍隊為什么這么牛逼?不僅僅是因為他本人的軍事才能,更是由于他麾下的軍隊,是一支以法國大革命之后的民族主義思想武裝起來的軍隊。相比于同時期歐洲那些國王、貴族麾下的傳統軍隊向領主宣誓忠誠時,拿破侖的士兵們會驕傲的說“我們為法蘭西民族而戰!”

  民族主義是封建軍隊邁入近代軍隊的重要門檻!

  朱由榔正在做這件事,他要培養出的軍事人才,不僅是在技術上專業,更要在思想上進步!

  告訴自己的將士,我們為華夏而戰,為新生活而戰!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