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 第52章 南昌(上)
  朱由榔對于這個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他倒是沒覺得拿下山寨有什么難度,就算沒有教導師,以焦璉的本事,最多也就是再拖兩天而已。

  真正令他欣喜的是教導師表現出來的戰斗力,說明自己搞的軍事改革方向并沒有出錯。

  經過近代化訓練,以文化和民族主義思想武裝起來的軍隊,從組織度上就勝過封建軍隊,當然,最重要的是,這樣的新軍隊更容易被他朱由榔掌握,從而削弱軍頭們的影響力。

  不然什么扣軍餉養親兵、養選鋒的事情難道朱由榔不知道嗎,知道又如何?慣例罷了,只要不過分,還不是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所以只能用培養新式軍官的方法,溫水煮青蛙,慢慢改變風氣。

  故而對于此次立下首功的教導師將士,朱由榔大為慷慨,親自表彰,眾臣都知道朱由榔這是表明態度,這教導師就是天子親軍,日后必然前途遠大。

  斬殺了賊首的馬萬春、沐顯亮被提了軍階,說起來之前朱由榔還想過把后世的軍銜弄過來,在教導師中應用,但等他一番描述,朝瞿式耜等人講明白了軍銜是啥,迎接他的卻是內閣大臣無語的目光。

  這玩意,不就是大明武將的散階嘛,還用得著另搞一套?

  再次頓覺自己是小丑的朱由榔一番詢問才知道,古代本來就有自己的“軍銜”,那就是武將散階,只不過沒有覆蓋住底層士兵,只有有品級的軍官才有,比如當年大明建州左衛指揮使努爾哈赤的散階就是龍虎將軍。

  只需要那一套系統精簡一點,再延伸到普通士兵,就完全和后世軍銜沒啥區別……

  明朝武將散階最低只有從六品,也就是百戶、把總一級,朱由榔繼續往下延伸,也不需要他“發明創造”,歷史上有過類似事件,唐朝的散階制度就相當完善,朱由榔直接照抄就是。

  九江城南的三個營寨,數日之間被陸續拔除,九江城從此被徹底孤立。

  朱由榔終于放心地直接四面圍困九江,準備強攻,而九江城中,譚泰卻是差點氣炸了。

  “南昌那幫奴才干什么吃的!”

  之前他布置城南三個營寨就是為了溝通和南昌聯系,避免被徹底孤立圍困,他并不傻,當然想到明軍必然會先攻擊拔除這三個營寨。

  所以通知了南昌方面,一旦九江城南營寨被攻,南昌方面就北上策應,以保證兩地聯系暢通。

  結果,焦璉前后五六日,連克三寨,南昌方面居然毫無動作!

  發完了火,譚泰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派人偷偷出城,嘗試聯系,讓南昌方面立即北上奪回三寨。

  可譚泰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南昌府,已經天翻地覆……

  時間回到四天前。

  “將軍,章于天今天又下命令催了,讓我們馬上開拔,北上和明軍接戰。”

  “他還說,明日之內,必須開拔,否則就會上報南京,彈劾將軍。”

  南昌城郊,清軍綠營大帳內,金聲桓陰沉著臉,聽完身前將佐的匯報。

  “你有說了軍餉的事情嗎?”

  面對章于天這兩天的催逼,金聲桓拿出了明軍的老傳統——開拔費。

  是的,因為明末軍隊廢弛,餉銀克扣嚴重,近乎沒有,所以鬧餉是家常便飯,作戰之前的開拔費就是其一。

  雖說相較而言,清軍入關后,收編綠營兵馬的軍餉比起原來的明軍,可以說是豐厚及時多了,但章于天一向排擠金聲桓,對其部多有克扣,再加上金聲桓自己也不干凈,喝兵血也不少,故而麾下將士過得并不比當年好多少。

  如今金聲桓再將屎盆子全扣在章于天身上,煽動士卒,要軍餉、開拔費,從而達到拒絕出兵的目的。

  章于天當然不將金聲桓放在眼里,一直逼催。

  金聲桓揮了揮手,讓將佐下去。

  而后大帳背后一名低調的年輕人快步走入

  “金將軍,是時候做決斷了!”

  正是錦衣衛探馬司的一名千戶,為了此次金、王反正,錦衣衛先后向南昌派出了兩名千戶,探馬司和執行司聯手,探馬司負責和反正將領聯絡,提供情報支持,執行司負責配合探馬司搞一些破壞、刺殺之類。

  金聲桓有些皺眉

  “本官不是不想,而是有些麻煩啊,那章于天實在是油滑得很,自從之前我和他吵了幾句,他就警惕起來,從來不讓我麾下入城,城防都由他手下的四千多人掌握。”

  “王得仁帶了一半人馬南下贛州,我現在手上不過萬余人,南昌乃雄城,就算七八萬人恐怕都得碰釘子,何況這點人手?”

  那探馬司千戶聽完金聲桓言語,只是微笑

  “將軍放心,錦衣衛自有辦法,屆時只需等信號一起,將軍帶兵入城即可!”

  “哦?你們有何辦法?”

  千戶雖然對于金聲桓反正的決心沒什么懷疑,但卻相當懷疑對方的保密能力,所以含糊過去并不多言。

  第二日傍晚

  一處南昌城內大戶的后院,這家主人原本是崇禎朝南京六部的一名員外郎,錦衣衛通過姜曰廣的關系,成功聯系獲得支持,作為活動中心。

  這些個原東林黨、江南士人們成事不足敗事有余,沒啥行動能力,但大多都是地方豪族出身,為抗清勢力提供一些便利和資助還是可以的。

  “卯隊準備得如何了?”

  為首院中家仆打扮的中年人對身前一眾部下詢問吩咐布置工作。

  他是執行司的千戶,隨著錦衣衛逐漸完善擴張,執行司的執行隊擴大到十二隊,以十二地支命名,每隊百人左右,負責執行各種破壞、刺殺任務。

  “臨著城外校場的永和門那邊已經打點好了,八十多人以幫工雜役名義在幾家搬運行會里藏起來了。”

  “寅隊呢?”

  “我們打點了惠民門的幾個兵將,把火藥藏在船底,從水門運了五六艘,現在已經有四百多斤了。”

  中年人點頭,吩咐道

  “明日做好萬全準備,后日傍晚,寅隊先點火炸橋,在府衙附近點火,卯隊和辰隊準備和探馬司那邊聯絡的守城士卒奪下永和門,放金聲桓所部入城!”

  “諾!”

  后日傍晚

  明代的南昌城,被贛江一條小支流從西南邊惠民門方向穿入,把整座城分為兩半,府衙在河西邊,而面臨城外校場的永和門在河東邊。

  中間由一座換做寶盈橋的石橋連接(筆者實在是沒找到這座石橋的名字,姑且自己取吧),今日傍晚,一條烏蓬小船從惠民門方向緩緩駛過來。

  船夫戴著斗笠,就如同以往河上送貨的那些船只一樣,沒什么不同。

  船只駛入橋下,卻是用撐桿慢慢抵停下來,岸上急忙回家的商販、行人并沒有什么驚詫,也許只是這船只出了什么問題而已。

  倒是后面還沒有通過的船只,有些焦急,正準備上來讓這船趕緊走,別擋路。

  負責看守橋的幾名兵丁,也有些不耐煩,跑到岸邊,向下面呵斥。

  船中毫無動靜

  正當兵丁都打算撐著竹排上去盤問時,只聽到船中幾聲呼喊

  “全部都離開橋面!”

  “快離開橋面!”

  隨后撲通幾聲,船上幾人全部跳下水來,往東岸游去。

  好在時間已經到了傍晚,橋上也沒什么行人,兵丁見對方如此囂張,氣沖沖劃著竹排登上船,這船真是有些奇怪,上面的屋棚設計的頗高,都已經頂住了橋身,怕不是卡住了?

  掀開布簾一看,已經一人都沒有了,只有滿屋棚的布袋子。

  帶頭兵丁聳了聳鼻子

  “這味兒怎么有點……”

  “轟隆!”

  一聲巨響,石橋中段炸裂開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