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 第96章 直搗黃龍(中)
  南京城,或者說江寧城內,宮城洪武門外的衙門中

  洪承疇坐在原本屬于大明南京六部辦公的簽廳里,心中卻全無曾經那種掌握江南權力核心的自得感。

  多鐸全軍覆沒的消息是十日前才傳回南京的。

  從整個江南地區的對峙局面上來看,清軍看似擁有絕對兵力優勢,但其實在戰略上并無絕對優勢。

  兵法上說“五則攻之,十則圍之”,事實上,整個對峙中,明軍在除了東線以外的川東、湖廣、閩南都采取了守勢,反而是清軍,幾乎處處都是進攻方向。

  而軍隊結構上,清軍真正能夠作為主力使用的野戰兵團,有且只有五個,分別掌握在多鐸、濟爾哈朗、豪格、勒克德渾、博洛手中,其中,多鐸手中兵力最為強大,也最為精銳,占比至少超過三成。

  故而,此戰看似只是喪失了四十萬大軍中的八萬,但其實清軍已然就此喪失了戰略進攻能力,尤其是在東線,連戰略防御的能力都沒有了。

  洪承疇所面臨的局面立刻急轉直下。

  眼下整個浙直地區,只剩下了博洛的幾萬人可用,南京周圍只剩下了不到三萬綠營,而明軍的十幾萬得勝之師卻步步緊逼。

  外部的壓力往往會先引發內部矛盾,盡管洪承疇加大了彈壓力度,但最近幾日,各地鄉紳、士民的反抗運動依舊此起彼伏的囂張起來,洪承疇一開始還會出動綠營鎮壓,但后面干脆放棄掉主要城市以外的區域,畢竟現在他手中只有區區三萬人馬,再分散出去,實在是找死。

  眼下的局勢,倒是和當年朱元璋和陳友諒之間比較相似,但不同的是,這時候扮演“陳友諒”形象的卻是明軍,而且贏得了“鄱陽湖之戰”。

  按照一般情況下,南京的西面門戶是安慶,但明軍此時卻并未走水路,而是從徽州、寧國二府北上,于是乎清軍防御的重點就放在了太平府,也就是后世的蕪湖地區。

  三萬人,一萬緊守江寧,一萬放置于太平府堅守,剩下的還要警戒南線,完全不夠用,而就在剛剛,才傳來消息。

  鄭成功的艦隊,入江了。

  對此,洪承疇幾乎毫無辦法,因為自己手里實在是沒人了,只能坐視對方長驅直入,雖然他也想了不少辦法,強迫各地府縣抓丁,勉強組織了一兩萬青壯協防,可這些血都沒見過的新兵哪里會是剛剛經歷大戰的明軍和巨艦重炮如云的鄭氏艦隊對手?

  目前洪承疇手下主要將領是兩個,一個是原本弘光朝江北軍閥之一,江陰八十一日的主要責任人之一——劉良佐,另一個則是弘光朝崩潰后降清的原明軍揚州總兵張天祿。

  事實上,江南綠營兵馬中,除去今年才征召入伍的新兵外,其余大多數都來自于當年弘光朝的“江北四鎮”舊部。

  當然,其中相當部分已然在軍山湖畔被徹底殲滅,這二位算是僅有不多的漏網之魚了。

  眼下,劉良佐負責南京到鎮江一線防務,而張天祿則扼守太平府。

  簽廳當中,還站著一文一武兩位人物,武將正是劉良佐,而那文官,身材短小,本頗有一番文士風度,但奈何腦后那丑陋的金錢鼠尾,看起來相當滑稽,乃是多爾袞派來輔佐洪承疇打理江南的副手,當然,也有一定分權意味,名喚陳之遴。

  其人經歷比較特殊,乃是崇禎十年的榜眼,論起來,在當年東林、復社中,也是一號人物,與錢謙益、吳偉業、陳名夏等多有結交。

  可他若是在清軍占領江南后投降也就罷了,其人改換門庭后,也許是出于當初被崇禎貶斥過的憤恨,一度建議洪承疇發掘明孝陵,對于清廷可謂忠心耿耿,也因此得到多爾袞的青睞,后來一度被提拔至尚書銜。

  比起他的所言所行,錢謙益都稱得上道德君子了。

  陳之遴略帶諂媚地對洪承疇道

  “大人,學生以為,如今之計,何必給那些個士紳留臉面?保住江南、保住金陵才是要緊,學生以為,不如抄幾家士紳,弄得錢糧,再從江寧、鎮江、常州三府募集青壯,收縮死守江寧!”

  “屆時只要讓明軍頓鋒于堅城之下,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和端重郡王(博洛)強兵南北會剿,必可解圍!”

  洪承疇聽完,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

  所謂“皈依者狂熱”,投敵這種事情,干得越徹底,就越忠誠,就憑他陳之遴當初投清后干的那點事,幾乎是不可能再降明的,江南士紳也不會放過他,故而只能和清廷同生同死。

  明軍此番東征的時間實在刁鉆,江南夏糧收獲還沒多久,秋收還沒開始,明軍就大舉進犯,導致清軍后勤補給十分困難,只能不斷搜刮加征,反而分散了大量軍力。

  如今倒是已經快秋收了,可眼下明軍馬上兵臨城下,洪承疇哪里能騰出手來?

  為了籌措前線糧餉供應,這幾個月來,洪承疇可謂絞盡腦汁,對于普通百姓的搜刮總是有限度的,可洪承疇對于士紳階層又不愿過度壓榨,畢竟作為一個官場老手,政治經驗豐富的封疆大吏,他明白,百姓可以得罪,但士紳不能過度得罪,否則清廷原本就薄弱的統治基礎就將蕩然無存。

  故而,縱使在多鐸粗暴的政策之下,洪承疇依然盡量維持和江南士紳集團的關系,盡量不撕破臉。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也。

  此時連命都保不住了,當然也就不再用在乎什么政權穩定問題了。

  “明日你從劉提督手下提一個參將的兵額去辦這事吧,注意要干凈利落,不要給那些士紳串聯的機會。”

  陳之遴見對方答應,連忙領命,下去辦事。

  而后洪承疇又轉頭向劉良佐

  “劉提督那邊情勢如何?鄭成功現在到哪了?”

  劉良佐正色稟報道

  “已過泰興地界,看樣子是打算先拿下鎮江。”

  洪承疇沉聲吩咐

  “無論如何,必須要阻敵于鎮江!江寧這邊還有十門紅衣大炮,我都撥給你,還有一萬多新募的青壯,我也撥給你,四日,只要撐過四日,順承郡王的大軍便能抵達揚州,屆時任憑鄭成功艦船再驕橫,也不敢上岸一決。”

  鄭氏集團雖然海上無敵,但長江畢竟不是海面,沿江作戰,總是無法避免要登陸,而鄭氏士卒陸戰的本領嘛......至少和勒克德渾這種八旗宿將相比,只有挨打的份。

  劉良佐領命后,把手下一萬多綠營老部下和一萬多青壯分為三部,分別置于鎮江岸外的兩處江心洲和府治丹徒,另把為數不多的所有重型火炮布置在兩處江心洲。

  如此,就算明軍艦隊能夠進入鎮江江面,也會被兩處江心洲切割,令其無法直接通過。

  鄭成功看著眼前互為犄角的三處清軍陣地,也頗為頭疼。

  內陸水戰不同于海戰那般恣意,長江雖然寬闊,可這年頭中下游的地理形勢與后世有些不同,江心洲遠比后世鎮江市的江心洲要大,只要清軍駐有大軍在此,很容易便能封鎖自己退路。

  而且清軍還提前用上百艘民船封鎖江心洲左右狹窄的江面,乃至于沉船鎖江,如果自己不拿下江心洲和鎮江府治丹徒,想要直搗南京根本不可能。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