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 第97章 直搗黃龍(下)
  “通通通......”

  數百門艦炮同時朝著同一方向吞吐火光,刺鼻硝煙迅速彌漫整個江面,面對清軍收縮據點的阻礙戰術,明軍海軍艦隊的首先方法便是用火炮轟擊。

  無數滾熱炮彈將江心洲上的土地和一切人造建筑犁了過去,支離破碎,但劉良佐也許早就考慮到這個問題,把清兵主要營寨設在江心洲的中心,卻是很難被炮火波及。

  這年頭的火炮射程其實相當可憐,即使是新式火炮,射程也不會超過三公里,更何況鄭氏集團的火炮相當繁雜,既有佛郎機,也有紅夷大炮,或者是荷蘭人鑄造的新式火炮,射程參差不齊。

  而且實心炮彈在對艦攻擊時還能依靠破壞對方桅桿、帆索等方法有效殺傷,但在對岸攻擊時,其實效果相當有限,對岸炮擊不是兩軍野戰對壘,岸上的敵人不會像野戰那般整齊排列,等著你的火炮殺傷。

  所以,即使炮擊持續了一整天,但效果也相當有限,歸根到底,這個時代,距離十九世紀那種靠槍炮解決大部分問題的戰爭還沒有到來,冷兵器和貼身搏殺依舊是主旋律,無論中西。

  十幾艘用于登岸的平底小船,以輪槳為主要動力,往江心洲飛馳而去。

  這些都是總兵周全斌部下,如果說明軍其他部都還算是“有派系色彩”,那么海軍就是名副其實的“兵為將有”了,除去鄭成功和鄭鴻逵的親信本部外,其余的總兵乃至參將一級都有著極強自主性和獨立性。

  這蓋因鄭氏集團本就不是一個嚴肅的軍事集團,而只是一個海盜-走私商復合體而已,這些將領并不完全只是鄭氏的部下,而或多或少都占有部分“股份”,不僅僅是人手、船只,就連經濟補給都是獨立的,鄭芝龍與其說是他們的長官,其實扮演的角色更多是“董事長”或者說盟主。

  炮火一停,十多艘快船就飛速朝岸上而去,清軍原本一聲不吭的火炮立刻作響,明軍卻也沒辦法,這年頭的火炮的精準程度還不支持在自己人沖鋒時搞什么協同,否則死的明軍絕對會比清軍多。

  “砰!”

  一枚佛郎機彈丸擊中船舷,江水滾滾涌入木板殘破的豁口,幾名明軍將士落入水中,不斷掙扎,只能靠船上的同袍救援,有些被破碎的木板傷及,抱著傷口不斷哀嚎。

  “砰砰......”

  用于登岸的船只個頭都不大,撐死也就三十多人的樣子,有兩艘被清軍飛馳炮彈破壞結構,無法前行,只得擱淺。

  兩刻鐘后,剩下十多艘平底船只沖上岸頭,六百多選鋒甲士登岸和已經從營寨中沖出來的清兵廝殺,掩護其余后續船只登岸。

  一般水師將士,為了方便很少穿鐵甲,基本都是以輕便皮甲為主,并且很少使用長兵,多以刀盾跳蕩為主,當然,他們的火器配備率要比其他兵種要多得多。

  海上搏殺,多以近身搏斗,而少于陣戰對決,無論是紀律還是軍令嚴整,都遠不如陸上精銳。

  “砰砰砰......”

  雙方火器隔著四十多步就開始噴吐,劉良佐部在江南諸多綠營中算是比較能打的那一批,火銃比例不低,但若是和明軍相比,還是大大不如。

  鄭氏將士并沒有經過整編,故而武器也沒有和其它光復軍那般統一,雖然也裝備有新式火銃,但其余原有火器也廣泛裝備。

  不過,不同于以前的大明官軍那些粗制濫造火器,鄭氏集團的火器卻一點也不比整編后的光復軍差,由于是選鋒,故而裝備最為優良,數百只火銃,大部分都是私下鍛造或是向葡萄牙、荷蘭直接購買的,無論是射程還是穿透力都要比清軍所用的鳥銃要強。

  不一會兒,就把清軍按得死死的,殺傷過百。

  待清軍倒下一百多具尸體,兩千兵馬分為兩翼包抄過來,明軍擲出掌雷,轟隆一片,開始近身搏殺。

  “锃锃”

  冷兵器碰撞的聲音和零星的火銃聲此起彼伏,明軍士卒保留了海上接舷戰的習慣,不少人腰間還別著短火銃,雙方近戰對決時用作陰招。

  帶頭參將沖殺在前

  “弟兄們,隨我來!”

  明軍將士紀律性不高,但個人戰力卻頗為強悍,這是海盜的作戰風格,面對這種小股廝殺,反而會占據優勢,接連殺潰了好幾股清軍。

  但情況很快扭轉過來,清軍領頭的副將很快發現了對方弱點,嚴令各部開始結陣,憑借長矛、刀盾、弓銃的相互配合聚集一團,原本勇猛的明軍將士面對這番狀況反而是捉瞎,被整齊的隊列不斷逼退,偶爾組織起小股反撲,也被對方用嚴整方陣挫敗。

  原本用于接舷戰的貼身拼殺技藝難以施展,面對如林的長矛,這些海上縱橫的豪杰們一下子進退兩難,不斷有人被殺傷逼退,明軍傷亡逐漸增加。

  此時登岸士卒已然過千,但最前方全是出現了潰逃現象,被清兵不斷往后逼的步卒集團往后擠,導致后方登岸的士卒難以向前支援,陷入兩難。

  正在此時,卻是一股兩百來人的明軍居然頂著清軍箭雨、銃彈,逆著被步步逼退的人潮往前突出!

  為首的一員把總神勇非常,并未使用鄭氏士卒常用的短兵,而是手擎一桿長矛,麾下士卒也是猶如其他光復軍那般,刀矛、火銃配置整齊,皆為小陣,步步向前,與清軍隊列正面碰撞。

  “掌雷!”

  那把總一聲高呼,明軍陣中一波整齊黑點投擲而出,清軍見狀連忙閃躲,隊列松散。

  “轟隆”

  等掌雷爆炸,硝煙四起,清軍隊列一片混亂之時,把總挺起長矛,疾呼

  “突!”

  兩百明軍整齊劃一、秩序儼然,竟是密不透風沖馳而去,把原本步步緊逼的清軍陣型殺出一個數十米的突破口。

  那把總本人也是武勇非常,接連刺死數人,又以掌雷、腰刀格殺一員參將,突入陣中近百步,所向無匹,明軍其余諸部見狀紛紛從此涌入,清軍陣型當即動搖起來。

  遠處坐艦之上,用千里鏡觀察形勢的鄭成功見狀好奇。

  如果說論起對望遠鏡的裝備,鄭氏武裝絕對走在全東亞的前列,這玩意對于海上行動實在是太重要了,事實上,自從明中期傳入中國以后,這玩意就迅速普及到了沿海地區,不少富貴人家都會有一兩副眼鏡之類。

  到了后來,明朝已然可以自產,甚至能進行出口,眼鏡、望遠鏡的價格也進一步下降,大部分海商船只都會裝配得有。

  “這小將喚作何名?”

  鄭成功好奇對一旁的鄭鴻逵問道

  光復海軍一眾海寇當中,這般善于陸戰的將佐卻是不多,何況還如此勇猛,以后可以多加提拔。

  鄭鴻逵回應道

  “這人我倒是知道,之前原本是漳州的清軍綠營,陛下光復漳州后,其人被俘,當時我率艦隊進駐漳州補給,卻是偶然遇到,見其頗有勇力,便提拔了一二,如今已至把總,名字似是喚作......劉國軒。”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