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 第58章 海軍與戰略
  造船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行業,而且生產周期極長,在大航海時代,兩三年甚至四五年造一艘船,也是常態。

  所謂“十年陸軍,百年海軍。”

  直到后世,海軍,都是一個不僅需要科學技術大量集成,還需要優秀的制度體系,以及海量資金才能玩得起的兵種。

  為了找到足夠的工匠,工部下了血本,開出的優厚薪資條件令人咂舌。

  好在大明還有一個強大的海上強權可以依靠,也就是鄭氏集團。

  經過快三年的逐漸拉攏、滲透和影響,尤其是用尚可喜把鄭芝龍換回來以后,明廷對于鄭氏的控制力越來越強了。

  七月份時,樞密院派遣了一批三百名原教導師學員進入海軍,鄭成功并無反對意見,鄭重接受了。

  這是一個標志,意味著鄭氏或者說大明海軍作為一個曾經的“半獨立”武裝集團,愿意徹底接受朝廷的整編。

  做出這樣的選擇并不奇怪。

  一方面,隨著明廷局勢的穩固,尤其是川陜攻略結束后,明廷的統治已經穩若泰山了,最差也是個南北對立的格局。

  鄭氏集團的股東們都不傻,到了這一步,已經沒有左右橫跳的機會了,鄭氏的主要利益和根基,都集中在東南沿海,艦隊再牛逼,終歸是要上岸的。

  更何況,其實鄭芝龍也好,其他海盜集團也罷,本來也沒有什么太大的野心,可以說鄭芝龍當年無論是接受明廷詔安,還是后來投降清廷,都是在謀求自己家族的轉型。

  所以他才會把自家兒子送到錢謙益那求學,不讓鄭成功參與走私業務。

  在這個年頭的人眼里看來,富可敵國終究到底是比不上官宦人家的。

  而現在,朱由榔已經給他們想要的東西了。

  鄭成功受封國公,領一軍都督,其叔父鄭鴻逵也封為長泰侯,其下眾多主要成員,都各有封賞。

  現在的光烈朝廷可不是之前風雨縹緲的弘光、隆武,這些爵位,都是與國同休的世勛啊。

  所以,在鄭成功、鄭鴻逵兩叔侄的鼎力支持下,整個鄭氏集團的改編,并未遇到太大阻力。

  同時朱由榔予以鄭成功充分信任,對于海軍的人事安排,都會先征求他的意見,不僅僅是信任問題,更重要的是,朱由榔和樞密院這幫子也不過是旱鴨子,對于人家技術性極高的海軍,少外行指導內行的好。

  鄭芝龍自從被換回來,先是被抓進大牢,然后又被放出來,一直賦閑在家,但朱由榔倒也不讓這廝閑著。

  鄭芝龍雖然人品不咋地,但有一說一,對于航海、海務、海軍建設,以及對西方國家以及東南亞國家的了解上,還真是當今東亞世界首屈一指的存在。

  朱由榔專門把這廝抓回南京,在兵學苑給他安排了一個教職,把腦袋里的知識和經驗都掏出來,整理成資料。

  鄭芝龍倒也沒啥意見,也不藏私,說實話,他兒子已經是大明朝排名前五的將帥了,經過當初投降后,幻想破滅,被軟禁數年,再放回的經歷,雄心壯志被磨滅得差不多了。

  原本朱由榔只是想把他的經驗留下來,可以編寫本海軍教材之類的。

  沒想到鄭芝龍在這方面還挺有天賦,也許是人老了,都喜歡在年輕人面前吹牛逼,這位曾經的“東亞海賊王”,在兵學苑里建立了一個“海軍學社”,吸引了一批學生,專門講授海戰知識。

  這引起了學苑祭酒李明忠的注意,李明忠和鄭芝龍經過數日深入交流后,二人聯名向朱由榔上了一封奏章。

  請設海軍學院和海軍建設統籌部門。

  文中深刻的闡述了建設這兩個機構的重要性。

  在十五世紀時,歐洲和中國一樣,船只建造基本上還屬于工匠個人的事情,如同許多手工業一樣,施行師徒制的傳承,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并未形成真正的統一標準。

  但大航海時代的來臨,令西方造船業和航海業快速發展,許多國家都建立了自己的海軍學校和海軍部、海軍局,統籌海軍艦隊和港口的建設、維護、訓練。

  鄭芝龍對此認識尤其深刻,他在奏章中解釋道,雖說過去在東亞近海,自己曾經多次擊敗過西洋艦船,但那說到底,一方面是因為對方船少,而且大多數只是武裝商船,并非真正的海軍艦隊,無法抵抗鄭軍艦隊的群狼戰術。

  另一方面,畢竟這里是家門口啊。

  只能和別人的武裝商船,在自家家門口打海戰。

  萬里之外的歐洲小國,武裝艦船可以開進珠江口,可以進駐臺灣,可以在福建沿海耀武揚威,就算被打敗了。

  這本身,也是一件極為恥辱的事情。

  憑什么不是大明的艦隊開到泰晤士河,開到阿姆斯特丹,開到巴塞羅那?

  鄭芝龍非常辛辣的指出

  鄭氏集團以前之所以能夠橫行無忌,說到底,只是因為中國距離歐洲太遠,人家真正的海軍艦隊,被必要遠隔萬里跑來和一個海盜頭子算賬罷了。

  如果日后有朝一日,大明海軍真想奪回馬六甲海峽,沖出亞洲,鄭芝龍現實的表示。

  現在看似龐大、不可一世的海軍,不過只是一支近海艦隊罷了!

  別說和西班牙、荷蘭那樣的海洋霸主比,連英格蘭、葡萄牙、法國都不如。

  鄭芝龍精通西班牙語、荷蘭語、日語,他和西洋人打過太多交道,所以對于西洋海軍的實力認識非常深刻。

  別的不說,此時歐洲的一級戰列艦,載炮量能達到八十門以上,最高能有一百多門,哪怕是最低級的風帆戰艦,載炮也達到十八門上下。

  按照這個標準,當今大明海軍數百戰船,真正能被稱為“戰艦”的,有幾艘?

  這封奏章如同一盆冷水,澆醒了有些沉迷于自己對于滿清技術優勢,而沾沾自喜的朱由榔。

  鄭氏集團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強大,哪怕是“海賊王”,歸根到底也只是攔路搶劫的海盜罷了,別因為能錘幾艘人家東印度公司下面的幾艘殖民地商船,就覺得有多了不起。

  早在幾十年前的萬歷年間,荷蘭東印度公司就已經有一萬五千個分支機構,在全球范圍內,超過兩萬艘商船。

  從遠東到加勒比海,從北冰洋到好望角

  那廣闊無垠的海洋世界,至今都還沒有中國人的身影。

  于是乎,樞密院下,就增設了一個海軍署,同時,兵學苑也開始籌備海軍學院的問題,等條件成熟,新建的海軍學院將成為和兵學苑平級的機構。

  雖說明清之間的戰爭尚未結束,但百年海軍,有些事情必須提前部屬。

  好在眼下也有一個契機。

  大都督同知李定國,在光復川陜后,向朱由榔正式上交了關于北伐滿清的總方略。

  稱為《平戎策》

  要說李定國這幾年,尤其是進了大都督府后,就一直埋頭學習,效果還是不錯的,雖說也有文吏幫忙潤色,但文化水準已經及格了。

  李定國在奏章中將北伐策略概括為

  “西出陜甘,聯絡蒙古,策應河東,是以斷其左臂;水師北襲,擎控朝鮮,威逼遼東,是以截其右膀。”

  “而后提三軍之命,一軍鐵騎,出函谷,席卷晉、豫;一軍起武昌,攻拔襄樊,突入中原;一軍發江淮,克奪徐州,劍指齊魯。”

  “以偏師渡海,自朝鮮、遼東,斷其歸路、巢穴。”

  “遂而四軍齊發,直搗黃龍!”

  這個戰略思路,倒是和朱由榔不謀而合,除了其他常規北伐都要考慮到的事情外,二人都注意到了一個方向。

  朝鮮和遼東。

  明軍完全可以先憑借海軍優勢,將滿清的大后方先拿下!

  這樣有兩個好處,其一是出其不意,能牽制滿清注意力,使其疲于奔命,也能對其士氣造成巨大打擊。

  畢竟對于很多八旗軍士而言,入關只是劫掠而已,實在不行,退回關外就是,在多爾袞力排眾議,率軍入關之前,很多滿洲將領都抱有這種想法。

  而另一方面,這也能斷掉滿清的退路,以免清廷又變成第二個北元,雖然退出了關內,卻已然能對東北邊境進行騷擾進犯。

  斬草要除根,能畢其功于一役,就不要留下尾巴。

  對于朱由榔來說,其實還有第三個好處。

  任何產業的發展都是需要一個目標和驅動力才行,海軍發展同樣如此。

  渡海控制朝鮮、遼東,并在日后的北伐過程中,策應陸軍沿海攻勢,就是海軍建設的第一個臺階。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