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 第39章 此消彼長
  宿遷的光復,還是消耗了李定國不少功夫。

  自入春以后,明軍開始重新活躍。

  尤其是之前在宿州戰役中,遭遇重創,傷亡不小的光復后軍,經過一冬補充,以及休整,重新恢復了戰斗力。

  這就是軍制改革后,兵部主導的民兵建設工作,意義所在了。

  雖然由于春耕原因,江南大部分府縣民兵都被解散,但出于補充前線的需要,還是留下了六到八萬人,這些都是從民兵訓練中,挑選出來,接受過四個月以上訓練,年齡在十六至三十之間的青壯。

  他們被重新編制為三千人一營的后備力量,共二十四個補充營。

  經過光烈六年的秋冬攻勢后,按照樞密院初步統計,明軍的總傷亡以及各種減員,總數大概在一萬八千余。

  故而在各師休整階段,先后補充了六個后備營,其中光復后軍損失最重,占了一半。

  這些新兵雖然還沒有刀刃見血的參與過實戰,不過經過小半年的紀律和體能訓練,并非那種臨時征發的丁壯可比。

  至少對于火器使用,隊列秩序,旗號紀律等等,都已經稍微熟悉,唯一缺乏的,就是實戰經驗。

  只要經歷兩三次實戰以后,很快就能成長起來。

  除了民兵新卒以外,戰俘也是一大補充兵源,甚至只以戰斗技巧和經驗而言,應當比新兵更好。

  只不過這些清軍綠營兵卒,大多風氣極差,軍紀渙散,年齡參差不齊,最為糟糕的,還是兵痞作風,有害軍中紀律。

  所以必須要全部打散,篩選,并且重新作訓兩三個月,才能投入前線。

  三萬多俘虜,都被逐漸轉移到后方,進行改編作訓。

  當然,不可否認,補充的初期,肯定是會拉低部隊平均戰力的。

  不過,損失慘重的又何止明軍?

  相較而言,清軍的損失就相當慘烈了。

  東路戰場,主要是宿州戰役和江北攻防戰,明軍先后斬獲俘虜近三萬;而中路戰場,僅碩塞被伏擊一役,斬俘就將近四萬。

  以及其他零碎的戰果,包括王愬入北直,遼東對峙,和陜西、山西方面的零星戰果,與東路、中路的兩個戰役相加,達八萬有余。

  雙方戰損比,達到了駭人的一比四。

  當然,其中也有清軍大軍結構中,綠營兵丁占比過半的緣故。

  不過此消彼長,雙方戰損的懸殊,也體現了力量對比的變化。

  雖然直到此時,兩軍對峙的前線,都還沒有太大的突破,但打仗這事情,就像掰手腕,在決定勝負之前,看起來似乎都是勢均力敵,事實上雙方都在消耗氣力,只待一方支應不住,便是兵敗如山倒,瞬間見勝負。

  而且,不同于后勤、補充體系混亂淺薄的清廷,明廷在強大的后方咬牙支撐之下,軍隊卻是越打越多,年初,工部又從南京兵工公司的工坊里,拉出來一百二十門火炮,以及九千支火銃,兵刃、甲胄,自是無法計量。

  而由于王愬“直搗黃龍”,清廷位于天津楊村的神器局工坊被一把火給點了,辛辛苦苦三四年建立起的軍工生產,一朝盡毀。

  如今,清廷連宿州戰役里,各鎮新軍損失所造成的武器缺口,都補不上,若非京師庫房里,還有幾萬斤之前遺留下的火藥儲存,否則,下個月的前線彈藥供給,都是大問題,更不要說什么組建新軍了。

  如今的多爾袞,可謂頭痛欲裂,按照原本歷史,他其實在前年就該在死在塞北狩獵途中,現在因為各種原因,沒死成,但身體問題還是遺留了下來。

  神器局被毀,碩塞之死,都如同重錘般給他相當打擊,而且局勢糜爛如此,操勞有加,身體愈加嚴重。

  一入立春,河淮地區開始逐漸轉暖,凍河冰解,雖然導致步騎大隊,無法直接渡河,但卻令后勤運輸方便了許多。

  李定國就開始著手進攻宿遷的部署。

  從淮陽方向直抵徐州,如今主要剩下宿遷和邳州兩處。

  兩縣都是依靠著駱馬湖和黃河,憑借著兩個水域之間的狹小地域,卡主沿河往北的道路。

  好在李定國之前不到月余,就突破江北諸多重鎮,斬俘過萬,攜帶軍威至此,亦讓城中守軍頗為忐忑。

  很快,圍城不到十日,宿遷肯定是不比襄陽、樊城了,明軍派出由戰俘組成的敢死營,挖掘渠道,埋炸藥,穴地轟城。

  經過改良以后,新的炸藥威力比以前純粹的黑火藥要強許多,至少炸這種一般府縣城墻,卻是用不到以前那種兩三千斤之數,只用了六百多斤,便炸出了一個數丈寬豁口。

  上千精銳甲士,涌動而入,不出一個時辰,城池便易手。

  -------------------------------------

  拿下宿遷以后,下一個目標自然是上游的邳州。

  但讓李定國等人沒想到的是,清軍居然主動讓了邳州,直接撤軍往北,退出數十里,直到呂梁山一線(不是山西的那個呂梁山)。

  而休整補充完畢以后的光復后軍,也在張名振的帶領下,抵達永固山前線。

  此時,光復左軍、后軍兵鋒,距離徐州城,不過五十里而已。

  徐州和襄陽類似,都是連接中國南北的戰略要沖。

  但具體上卻和襄陽大不相同。

  徐州地處平原,不是襄陽那種山水形勝,得天獨厚的地方。

  故而,防守徐州,想憑借一兩座城池,扼守關鍵,就拒敵數十萬,是不可能的事情。

  必須要在周圍數十里,都得部屬防御,節節抵抗,方有可能。

  只不過瓦克達反復思量之下,又與圖海等人商議,最后認為,在徐州與明軍決戰,斷不能一味坐困死守,必須利用清軍騎兵優勢,于平原之上,伺機突破。

  這思量倒也不錯,徐州地處淮北魯南,一馬平川,正是鐵騎用武之地。

  于是乎,按圖海制定的策略,徐州戰役,清軍戰略,大概可以用八字概括。

  “步守騎攻,城防軍通”

  即,將步卒主力,包括新軍在內,主要置之于徐州周邊諸多堅城、營寨之內,變成一根根釘子,限制明軍的行動范圍。

  而騎兵主力,則在各個城池營寨之間,相互奔馳,尋機突襲明軍,若成,城中原本堅守的步軍就能迅速就近轉入進攻,若是不得手,也可以就近撤入城池之內,再尋找下一個機會。

  為此,瓦克達還讓年輕的驍將,賚塔來統帥正紅旗驍騎營、護軍營騎兵,而自己和圖海,則統帥步軍,駐守各城。

  其中,瓦克達駐于徐州城,圖海則駐于黃河北面的沛縣。

  當然,最為特殊的,還是獨領鑲白旗的多羅郡王岳樂,此時卻是駐軍于磐石山,卡在黃河邊上,隱隱威脅光復后軍后路,未嘗沒有想一雪前恥的想法在。

  -------------------------------------

  “岳樂、圖海二人,年少英驍,文武馳通,以敗軍之際,弱冠之齡,而當大任,雖謂之螳臂以抗王師,然未嘗無可稱也。”

  ——《后明史,建虜第二,諸將列傳》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