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 第51章 微山湖
  “所以說,后軍恐怕是不能如期抵達徐州城下了?”

  大帳中燒起爐火,上面用木枝架起陶罐和竹筒,里面正熱著今日軍中晚飯。

  李定國一邊用木柴挑動著火焰,一邊隨意向身邊將佐問道

  早在西軍時期,年輕的李定國就以待人寬容仁慈為著,在其營中,誰都知道,李定國向來不開小灶,軍中士卒吃什么,自己就吃什么,如此舉止,倒是和朱由榔類似。

  這倒也不只是為了親近部下,按李定國自己的說法,這樣能夠讓他了解軍中士卒的身體狀況,只有摸清基層將士的體能情況,將領才能制定出恰當的戰略戰術,知道軍隊行動力的極限在哪里。

  清明以后,江淮落雨逐漸多了起來。

  這對農業生產而言是件好事,今年無論南北,春季都沒有出現大面積干旱,是個極好的消息,畢竟從天啟年間以來,氣候一年比一年惡化,不是這里大旱,就是那里洪災,重負之下,幾欲絕望的關內百姓,終于能夠得到一個喘息之機,實在珍貴不過。

  但對于軍中宿將老卒,一到陰雨季節,便是最難熬的時候,身上曾經不知多少年積攢下的舊傷,開始隱隱作疼,十分難熬。

  李定國年紀只比朱由榔長三歲,今年也到了三十三四的年紀,雖然作為一員將帥,這還處于黃金階段,但到了如今,李定國也很少再像當初那樣身先士卒,沖殺在一線了。

  他擔任大都督同知后,朱由榔也是三令五申,嚴令軍中總兵以上將領,盡可能不要參與一線搏殺,否則白白折損,就太可惜了。

  尤其是李定國自十歲起,就跟隨張獻忠轉戰,每戰必當先,不畏矢石,凡十余年。

  當年張獻忠率軍轉戰湖廣時,年僅十七歲的李定國,只率二十輕騎,趁左良玉亂兵撤退之際,夜襲襄陽城,一鼓而定,威震天下。

  也曾于萬軍當中,陣斬豪格麾下勇將。

  如此看來,其人在軍山湖前,以三千精騎,破軍陣,挫敵鋒,救駕潤陂,追亡逐北,倒也不算多離譜。

  經過七八年的交鋒,清軍對于朱由榔麾下將帥,也多有了解。

  而無論明清雙方,還是朝廷、民間,若說要舉出一個明軍第一人

  那李定國的地位毫無疑問居于翹楚。

  身旁前來匯報的,乃是總理軍中行軍事宜的光復左軍都督僉事,李來亨。

  按道理來說,此時光復左軍的指揮官,應當是都督劉文秀,不過既然身為整個東路軍總指揮的李定國在這里,自然就是以他為主了,畢竟后軍距離這邊,隔了一個黃河,所以只是定期向李定國上報情況,并在一些大的決策上請示而已。

  都督劉文秀,正領了先鋒三個師,前往呂梁山前線。

  故而留下李定國坐鎮中軍,李來亨佐理軍務。

  李來亨是李過的義子,本來屬于前軍一系,從教導師總兵位置上卸任后,先在樞密院當了一年都承旨,而后調到左軍當僉事,其中也有緩和兩軍的意思。

  好在李定國對這方面并沒有什么意見,從歷史上就能發現,李定國其實并非那種野心勃勃之輩,甚至不客氣的說,其人在政治上稍顯幼稚,遠不如其于軍事上的強橫才能。

  但也正是這種品格,更加能贏得天子和內閣的信任。

  年輕的李來亨,在李定國身旁盤腿坐下,邊烤火邊道

  “從張都督的急遞上看,磐石山那邊,岳樂給他們添了不少麻煩,不能不顧。”

  李定國停下手,稍稍頷首贊同

  “岳樂是故意的,田忌賽馬嘛,自年初以來,清軍處處被動,中路軍那邊,又是一敗涂地,眼看勢不可制,出此斷腕之策,也可理解。”

  李來亨接著匯報道

  “還有就是,張都督將清軍方面,以堅城遲滯,騎兵襲擾的戰術,具體擬了個章程,遞了過來,讓我們警惕。”

  李定國依舊不怎么驚訝,用布包著手,將火上熱著的陶罐取下,李來亨也趕忙上去幫忙。

  李定國邊將一份飯食分予李來亨,邊回應道

  “這計策也不算新穎,戰國時,趙國武安君李牧的法子嘛,看來人清虜當中,也不乏久讀史策之輩啊。”

  李來亨見對方如此沉著,仿佛這些消息都早有預料一般,實在是忍不住問道

  “殿下,都想到了?”

  “都說了,軍中喚我節帥。”

  “是”

  李定國待面前飯食冷卻,對李來亨解釋道

  “不難猜測,若我是瓦克達,大概也只能如此。”

  “所以......節帥早有制敵之策?”

  李來亨眼睛一亮,頗為興奮地問道

  所謂節帥,與都督所稱的督帥不同之處在于,所謂“節”,就是持節的意思,一般情況下,但凡軍隊受皇命出征,往往會賜予主帥節杖,以表示委托軍政大事,故而一路軍事長官,稱為節帥。

  李定國卻是看了他一眼,不慌不忙道

  “沒有”

  李來亨愣住,不知如何回話

  李定國長嘆一聲,道

  “來亨啊,為將者,最忌僥幸,三四十萬大軍,對陣廝殺,哪里有這么多陰謀詭計可言?”

  “若是將戰勝之機,寄托在哪個將帥腦袋靈光,一拍大腿,那才是禍事。”

  “孫子曰‘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人而任勢’,我手握九萬精銳之師,難道還需要什么奇謀妙計,才能和清虜一較高下嗎?推過去便是!哪有這么多彎彎繞繞?”

  這話才是至理,自古軍陣對戰,哪有這么多計謀可言?戰爭,比得不是誰做得更對,而是看誰錯得更少。

  現今,雖然光復后軍方面無法即時抵達戰場,對明軍原本左右合擊的戰略,造成了困難。

  但無論是戰力還是裝備,都占據優勢的明軍,難道就因此頓兵不前嗎?

  天下事,哪有這么多萬事俱備?哪有這么多勝券在握?

  “末將受教!”

  李來亨誠心拱手

  -------------------------------------

  呂梁山北側四十里外,黃河之側,運河之旁

  暮色四降,這里雖然千里平原,大概是由于多發洪澇的原因,林木實在不算旺盛,故而大軍扎營,收集用于生火的木柴都頗為麻煩。

  “嚓!”

  張允用手中火鐮,把剛剛同伴搜集起來的木柴點燃,入夜以后,他們便要在這野外駐營了。

  這里不是什么大軍百里連營,周邊不過二十來員騎士,把馬匹安置在了不遠處一片狹窄的樹林當中,便在此處生火宿營。

  “按之前參佐的布置,咱們還得再往北二十里才行。”

  一旁,作為隊副的趙忠看了眼手中的司南,和火光下鋪開的簡易地圖,喃喃說道。

  他們一行,攏共二十二騎,確是不同于一般部隊,乃是大軍先鋒的哨騎。

  光烈五年,李定國上疏建議,在軍中建立常備的哨探編制,于是乎,每師在固有的三個步營,一個炮營,一個馬營之外,還另外增加哨偵廂,作為直屬力量。

  雖然名字上是一個廂,但實際上,編制不過兩三百人而已。

  也就是兩個哨的規模。

  但基本都是軍中好手,負責臨陣刺探情報,或是探查軍情之類的任務。

  這和錦衣衛那種間諜手段不同,更類似于后世的偵察營。

  其實明朝邊軍也有過類似軍種,喚作“夜不收”,蓋因古代晚夜很少會有軍事活動,而這些偵察兵卻不受此限制,夜里也不回營,故名夜不收。

  最早為遼東都司麾下哨探的稱呼,萬歷以后,遼事漸起,夜不收活動更加頻繁,尤其以遼東巡撫郭光復和經略楊鎬以后,提出“薊鎮舊有直撥、橫撥,直撥深入虜穴,察其情形;橫撥沿邊了望,接續飛報。”這里的直拔、橫拔就是指夜不收。

  故而軍中設立此單位也是理所當然。

  張允點燃篝火后,回應道

  “咱們此番的目的地,應該是沛縣方向,那里是圖海的老窩,眼下清虜分作兩部,在黃河兩岸,但我軍尚不知兩岸清軍到底虛實如何,這次,就是要探知沛縣的北岸清軍虛實。”

  趙忠遲疑

  “可這千里平原,呂梁山這邊還好些,到了沛縣那邊,咱們怎么隱藏下來?”

  張允看了地上的地圖一眼,道

  “微山湖”

  趙忠聞言,卻是道

  “我倒是聽說,微山湖那邊,好像有義軍在活動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